首頁 > 指數 > 正文

指數互聯|“人大指數”6月發布會:中國上市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展指數、中國太空經濟指數亮相

人大指數|2025年07月05日
閱讀量:

近日,“人大指數”2025年6月發布會舉行,先后發布“中國上市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展指數”和“中國太空經濟指數”。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原秘書長陳毓圭、北京知本創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利國、統計學者許憲春、銀河航天研究院資深專家黃宇民、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政府事務官孟憲博、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合作中心總經理袁梵渟、銀河航天政企合作總監張海倫、新華指數研究院秘書處主任潘宇昕出席發布會。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楊奇光主持。

9k=

圖為發布會現場

中國上市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展指數為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指導

中國上市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展指數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世界一流企業研究院聯合開發,為我國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提供政策建議與決策參考,助力找準定位,明確短板,從而精準施策,實現快速增長。

中國上市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展指數以經濟學、財務學、管理學理論為基礎,在研究團隊構建的“SUPER”模型框架下,從產品卓越、品牌卓著、 創新領先、治理現代四個維度出發,遵照可比性、導向性、系統性、動態性、可操作性5個基本原則,選取了38個細分維度指標,構建了4個維度的分項指數與中國上市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展總指數。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張澤林介紹,該指數有助于幫助監管層認識中國企業的發展狀況,科學制定監管政策;有利于企業管理者厘清企業不足,精準發力,推動企業平穩發展;同時也能夠為投資者發掘企業價值,科學制定投資策略提供參考。

陳毓圭、張利國、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姜付秀教授作專家點評。各位專家表示,該指數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指數緊扣中央政策導向,從四個核心維度系統闡釋了世界一流企業的內涵,有助于引導企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專家認為,該指數的推出恰逢其時,體現了中國構建自主企業評價體系的重要突破,不僅為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也為增強國家競爭力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太空經濟指數首次實現我國太空經濟規模測算

中國太空經濟指數由中國人民大學低空經濟和太空經濟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太空經濟課題組聯合開發。

課題組基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口徑投入產出表《中國經濟普查年鑒》和全國稅收調查數據,采用完全統計法和權重系數法,編制了2008-2024年中國太空經濟投入產出表,首次實現了對中國太空經濟產業規模、產業關聯效應和乘數效應的測算。

中國太空經濟指數結果顯示,中國太空經濟發展迅速、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整體呈現出規??焖僭鲩L、跨界融合明顯、系統外溢趨強等特點。進一步利用中美太空經濟GDP的對比,構建了中國太空經濟發展指數與中國太空經濟比較優勢指數。我國太空經濟發展指數自2012年以來持續上升,增長速度逐步加快,且與中美GDP比值的差距日益縮小。太空經濟比較優勢指數同樣持續擴大,逐漸逼近“1”。

許憲春、黃宇民、孟憲博、袁梵渟、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教授高敏雪作專家點評。各位專家表示,中國太空經濟指數緊扣國家對太空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科學界定了太空經濟的內涵,反映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趨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價值。專家指出,太空正逐步成為未來經濟的重要增長空間,該指數有助于統籌資源配置、引導產業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也為企業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持和方向指引。同時,專家們就指數的方法完善和未來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設性建議。

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處長、期刊管理中心主任錢明輝表示,學校高度重視以有組織科研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持續推動“人大指數”平臺建設,不斷推出具有原創性、戰略性和實踐價值的研究成果。未來,“人大指數”將堅持政治引領、強化前瞻研究、推動協同創新,持續提升“人大指數”對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度,努力打造具有權威性、影響力和生命力的中國特色指數體系。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