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債市 > 正文

多家券商公司債更名“科創債” 年內發行近600億元

經濟參考報|2025年10月27日
閱讀量:

日前,第一創業宣布將其已發行公司債變更為科創債,募集資金用途也相應修改,主要用于科技創新類業務的投資。此外,還有西部證券、廣發證券也實施了類似舉措,彰顯出券商在科創債發行領域的熱情高漲。

新華財經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羅逸姝) 自5月首批證券公司科創債啟動以來,券商今年以來發行科創債規模穩步攀升。日前,第一創業宣布將其已發行公司債變更為科創債,募集資金用途也相應修改,主要用于科技創新類業務的投資。此外,還有西部證券、廣發證券也實施了類似舉措,彰顯出券商在科創債發行領域的熱情高漲。據統計,以上市日期作為統計標準,截至10月24日記者發稿,年內券商科創債發行規模已接近600億元。業內人士預計,在相關政策支持下,未來科創債發行仍將保持較快增速。

多家券商公司債更名

近日,第一創業證券發布公告稱,其2025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名稱變更為“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第二期)”,本期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10億元。本次更名不影響原簽署文件的法律效力。

據悉,科創債與一般公司債的差異主要在于募集資金用途。此次更名后,上述債券的募集資金用途也相應發生了變更。據第一創業公告顯示,本期債券募資在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將不低于70%的資金用于科技創新類業務的出資,構建從發行到運用的完整服務生態;其余不超過30%的部分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第一創業證券外,年內還有多家券商實施了從公司債到科創債的更名轉型。

今年6月,西部證券發布關于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更名公告。該公司于2024年1月獲得證監會同意面向專業投資者發行面值不超過(含)180億元的公司債券的注冊。西部證券進一步表示,因涉及跨年及分期發行,本期債券名稱調整為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第一期),后期將根據需要,相關債券后續名稱也將依次為科技創新公司債(第二期)、(第三期)等。

5月,廣發證券也發布2024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次級債券更名公告。公告稱,2024年9月,證監會同意廣發證券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200億元(含)的次級公司債券,而本期債券名稱將調整為“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科技創新次級債券(第一期)”。

募集資金用途方面,兩家券商也均進行了變更。根據相應公告,西部證券擬將上述債券不低于70%的募集資金,通過股權、債權、基金投資等形式,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的業務,剩余不超過30%的募集資金用于補充發行人流動資金。廣發證券則稱,上述債券募集資金不低于70%的部分用于通過股權、債券、基金投資等形式,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業務,剩余部分用于補充公司營運資金。

券商科創債發行熱情高漲

今年5月7日,央行與證監會發布新政策,支持商業銀行、證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政策發布以來,多家券商機構積極響應。

當月,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東吳證券等券商機構便推出了首批科創債,其募集資金主要投向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多項科技前沿、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領域。從券商披露的情況來看,所發科創債獲得了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債券市場主流投資機構踴躍參與認購,部分券商的科創債票面利率創下同期發行的最低水平,認購倍數超過7倍。

據統計,以上市日期作為統計標準,截至10月24日記者發稿,今年以來已有42家券商完成了57只科創債的發行,合計規模達591.70億元。其中,招商證券、中信證券、國泰海通等頭部券商發行規模居前,均在50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目前已有券商在年內多次發行科創債。例如,中金公司日前公告稱,獲得證監會批復,擬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100億元科技創新公司債券。這也是中金公司年內第二次獲批發行科創債。

總體來看,我國科創債發行規模近年來持續呈快速增長態勢。據統計,2021年至2024年,我國科創債券(含科創公司債、科創票據)分別發行166.6億元、2605.14億元、7700億元和12178.89億元,募集資金用途主要是用于科技創新型企業投資與融資、項目或產品研發以及孵化平臺與基地建設。

業內人士認為,政策支持下,預計未來我國科技創新債券市場發行與交易規模將保持較快增速,這既能為各類科技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又能改善我國信用債券市場品種結構、緩解當前固定收益投資“資產荒”格局。

?

編輯:羅浩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