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債市 > 正文

新華財經周報:11月3日-11月9日

新華財經|2025年11月09日
閱讀量:

【重點關注】

?商務部回應安世半導體、稀土出口相關問題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調整不可靠實體清單措施答記者問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停止實施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

?國家移民管理局推出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10項創新舉措?

?兩部門發文推進節水裝備高質量發展 高效冷卻、智慧用水等裝備加速產業化

?國家統計局:10月份CPI由降轉漲 PPI降幅收窄

?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將迎等量續作 央行10月恢復公開市場國債買賣

?財政部在香港成功發行美元主權債券 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家標準發布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關鍵和新興技術標準將加快推進

?證監會公布《證券結算風險基金管理辦法》增加風險防范、內部管理規定和追償追責安排

?京津冀協同推進北斗時空產業發展 力爭到2027年打造超2000億元規模產業集群

?美國參議院繼續就政府“停擺”談判


【國內要聞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稀土等相關物項具有明顯的軍民兩用屬性,中方依法依規開展許可審查,對符合規定的申請予以許可。中方多次強調,愿與各方加強溝通合作,將不斷優化許可流程,積極適用通用許可等便利化措施,促進出口管制物項合規貿易,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在回應安世半導體相關問題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中方本著對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穩定與安全的負責任態度,已及時批準中國出口商的相關出口許可申請,并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努力促進安世半導體(中國)恢復供貨。中方希望,荷方從維護中荷、中歐經貿關系大局和產供鏈穩定與安全的角度出發,以負責任的態度與中方相向而行,停止干涉企業內部事務,為安世半導體問題找到建設性解決方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5日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及有關規定,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于2025年3月4日和4月4日發布公告,將一批美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采取相應措施。為落實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共識,中方決定自2025年11月10日起,繼續暫停4月4日公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公告〔2025〕7號)相關措施1年,停止3月4日公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公告〔2025〕5號和6號)相關措施。根據《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相關規定,國內企業可申請與上述實體進行交易,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將依法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予以批準。

?為落實中美經貿磋商達成的成果共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自2025年11月10日13時01分起,停止實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2號)規定的加征關稅措施。

?國家移民管理局3日發布公告,決定實施支持擴大開放服務高質量發展10項創新舉措,6項措施自2025年11月5日起實施——擴大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實施范圍;實施大陸居民申辦往來臺灣探親簽注“全國通辦”;在部分與港澳臺通航通行口岸推廣應用智能通關;支持促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生產要素高效跨境流動;擴大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查驗手續口岸范圍;增加廣東省5個口岸為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入境口岸。

?工業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的《節水裝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27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高效循環冷卻、高端膜分離、智慧用水管控等技術裝備實現產業化應用。節水裝備標準體系更加健全,培育一批節水裝備龍頭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動建立節水裝備中試平臺,形成大中小企業、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

?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擴內需等政策措施持續顯效,疊加國慶中秋假期帶動,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0.2%,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連續第6個月擴大。受國內部分行業供需關系改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傳導等因素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1%,為年內首次上漲;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連續第3個月收窄。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5年10月中央銀行各項工具流動性投放情況,10月公開市場國債買賣凈投放2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凈投放4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凈投放2000億元。這意味著10月央行已恢復2025年1月以來暫停的國債買賣。

?據中國人民銀行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韓國銀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4000億元人民幣/70萬億韓元,協議有效期五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5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2025年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3948億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19213億元,服務貿易逆差3520億元,初次收入逆差2324億元,二次收入順差579億元。

?財政部在香港成功發行美元主權債券。 11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功發行了40億美元主權債券。其中,3年期20億美元,發行利率為3.646%;5年期20億美元,發行利率為3.787%。此次美元主權債券受到市場熱烈歡迎,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總認購金額1182億美元,是發行金額的30倍。其中,5年期認購倍數達33倍。

?自然資源部3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海洋經濟呈現穩中有進良好局面。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產總值7.9萬億元,同比增長5.6%。我國海洋資源供給水平穩步增強,全國批準用海用島面積26.2萬公頃,同比增長19.2%,項目涉及投資額6419億元。在涉海金融方面,市場釋放積極信號,18家涉海企業完成IPO上市,融資規模260億元,占全部IPO企業融資規模的33.7%。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批準發布《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指南》國家標準。標準針對性解決了科研人員在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過程中“如何轉”“轉什么”“怎么轉”的迫切難題,為科技成果跨越“實驗室”到“生產線”的鴻溝搭建起關鍵橋梁;新增科技成果轉化為國際標準的路徑,為我國優勢科技成果納入國際標準體系提供技術支撐。市場監管總局將健全標準化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機制,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腦機接口、量子信息、高端裝備等關鍵和新興技術領域的標準制定,為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證監會公布《證券結算風險基金管理辦法》,自2025年12月8日起施行。《辦法》增加風險防范、內部管理規定和追償追責安排。一是明確結算參與人和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內控要求。要求結算參與人制定完善的風險防范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等,有效防范風險;要求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制定內部管理制度,明確風險基金的計收、管理、使用等事項,并向中國證監會和財政部報送年度情況報告。二是補充細化因墊付、彌補違約交收損失以及技術故障、操作失誤情形下動用風險基金涉及的追償追責等安排。

?證監會副主席李明在第四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致辭表示,將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務實合作。著力提升境外上市備案質效,擴大滬深港通標的范圍,支持將人民幣股票交易柜臺、REITS等納入港股通,積極支持香港推出國債期貨,豐富香港離岸人民幣風險管理工具,堅定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推動形成在岸與離岸協同發展、良性互動的新格局。

?日前,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京津冀協同推進北斗時空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缎袆臃桨浮访鞔_,力爭到2027年,推廣應用各類新型北斗獨立定位終端產品80萬臺(套)以上,三地實現北斗應用總規模達到500萬臺(套),引育行業頭部企業10家,培育“專精特新”企業50家,打造超2000億元產業規模的京津冀北斗時空產業集群。


【國際要聞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4日發布《2025年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巴黎協定》框架下最新氣候承諾僅能小幅緩解本世紀的全球氣溫上升趨勢,世界仍面臨氣候風險與損害嚴重加劇的局面。

?美國10月ADP新增就業4.2萬人超預期,薪資增長持續停滯;美國10月ISM服務業PMI超預期反彈、創八個月新高,價格支付指數三年新高。美聯儲理事米蘭表示,ADP就業令人欣慰意外,預計繼續降息,警告關稅裁決或拖累經濟。

?當地時間11月8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原定從8日開始為期約一周的退伍軍人節休會周,不過8日當天參議院沒有休會。兩黨議員繼續嘗試推進結束政府“停擺”狀態的談判,但進展有限。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數據顯示,受產量回落和需求不振的影響,美國工廠活動在10月連續第八個月萎縮。美國10月ISM制造業PMI錄得48.7,預期49.5,前值49.1。

?歐元區10月制造業終值PMI為50,與初值預估持平,略高于9月份的49.8。新訂單止跌未增、出口連續四個月下滑,企業加速裁員。德國和法國制造業PMI終值分別為49.6和48.8,雙雙停留在收縮區域。

?美國財政部公布季度再融資計劃,本季度國債拍賣規模維持在1250億美元,包括3年期580億美元、10年期420億美元和30年期250億美元。

?英國央行6日宣布,繼續維持4%的基準利率不變。會議紀要顯示,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對利率政策觀點分化明顯,5名成員投票支持利率不變,4名成員投票支持降息25個基點。英國央行行長貝利表示,12月的政策決議將把財政預算案納入考量。(新華財經)

?世界黃金協會(WGC)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當周,全球實物黃金ETF凈流出25億美元,持倉量為3892.6噸,需求減少22.1噸。

?

編輯:王姝睿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