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媒聚焦 > 正文

安徽宿州埇橋區:綠色智能家居產業集群發展穩中向好

新華財經|2025年08月21日
閱讀量:

截至目前,宿州市埇橋區已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0個,總投資11億元,成功引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7家,產業鏈條日趨完善,筑牢產業集群發展根基。

今年以來,安徽宿州市埇橋區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扎實推進綠色智能家居產業集群建設,通過強化政策引領、加大招商力度、驅動創新發展等多項舉措,推動產業發展穩中有進。1至6月份,該產業實現產值43.26億元,同比增長12.14%;41個家居類重點項目總投資15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8億元,已完成投資20.3億元。

埇橋區制定印發了《2025年度綠色智能家居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實施方案》,細化目標任務與責任分工,全流程督導和調度產業發展工作,同時科學布局“一園兩區多極”模式,即綠色家居管理服務中心核心區,符離集鎮、順河板材聚集區,楊莊鎮、永安鎮及其他鎮街發展區,目前已基本形成“原木種植(采購)-板材加工-家居制造-家居展銷”全產業鏈。為促進產業協同發展,該區支持板材加工企業與家居制造企業建立深度、長期且穩定的協作關系,推動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截至上半年,新增板材家居類規上企業6家,總數達92家,累計聚集企業200余家,產業集群效應逐步顯現。

圍繞產業鏈短板,埇橋區瞄準京津冀、滬蘇浙等重點區域,精準發力招引五金配件、環保材料、全屋定制、智能家居等產業鏈配套企業,持續推動產業鏈條補短板、強弱項。今年上半年,相關單位共外出招商33次,接待客商50批次,舉辦產業交流對接活動8次,梳理項目線索44條,對“雙招雙引”意向項目實行臺賬化管理、清單式推進,促進項目盡快轉化落地。同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效應,通過“以商招商”渠道,吸引產業鏈配套企業集聚。截至目前,已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0個,總投資11億元,成功引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7家,產業鏈條日趨完善,筑牢產業集群發展根基。

在創新驅動方面,埇橋區堅持引育結合,一方面重點培育東和木業、實慕家居、宏安木業等具有良好基礎和創新優勢的企業,指導其申請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推動16個板材家居技改項目在庫實施,助推傳統家居企業向高端定制領域轉型,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還幫助17家企業取得膠合板和細木工板生產許可證,提升產業標準化水平;另一方面注重人才引育并重,綠色家居管理服務中心與安徽農業大學、宿州學院、宿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針對企業需求靶向引進技術研發、創新管理等專業人才,同時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開設智能家居定向班級,系統培育本土化應用型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的成效同樣顯著。埇橋區積極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強化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銜接。其中東大木業與中國林科院共建研發基地,攻關木質改性材料關鍵技術,闥闥家居新建科技研發平臺,深耕家居類產品和工藝研發,通過加快成果轉化應用,有效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綠色家居管理服務中心引入數字化管理平臺,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基礎條件,天東門窗引進“工業4.0智能生產線”,實現產品全流程自動化,闥闥家居依托機器人生產線實現生產效率翻倍,并上線WMS倉儲物流管理系統,實時跟蹤貨物進、銷、存動態,將智能化應用融入生產、管理、物流等多個環節。

要素保障的強化和發展環境的優化,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后盾。在原料供給上,埇橋區投入財政資金3985萬元實施鄉村振興林業配套產業項目,提升林地5.8萬余畝,年產楊木12萬立方米,帶動本地林業發展的同時為家居產業提供木材原料供應?;A配套方面,綠色智能家居產業核心區主要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已基本覆蓋,標準化廠房一期4萬平方米已建成使用,同時對園區廠房資源進行梳理整合,通過合作經營、廠房租賃等形式保障企業進駐,園區內共享單車、菜鳥驛站、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已建成運營,為企業職工提供生活便利。在對企服務上,埇橋區聯合工信局、市場監管局、綠色家居管理服務中心等單位,提供規劃、用地、用工、融資等全方位服務,通過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兌現扶持資金1.8億元,幫助融資3.6億元,辦理各類證照千余項;開展招聘會和直播帶崗共9場,解決企業200余人用工需求;組織板材家居企業參加廣交會等國內外展銷會,幫助企業拓展市場,通過“硬基建+軟服務”雙重發力,培育良好產業生態,打造優質發展環境。 (曾慶芳)

?

編輯:穆皓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