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過剩背景下白糖以偏空思路為宜
印度和泰國預計增產,巴西產量仍維持高位。5-7月,我國食糖進口量分別為35萬噸、42萬噸和74萬噸,同比增幅高達1650%、1300%和76%,有效補充了國內雙節需求,也對糖價走勢構成壓制。
近期國內糖價有所回升,廣西糖價從5900元/噸低位反彈60元/噸后,未能突破6000元/噸關鍵點位。整體來看,中秋、國慶雙節旺季臨近對糖價形成一定支撐,但實際需求仍有待觀察。與此同時,國際糖市供應增加,國內進口量上升,導致內外糖價走勢分化,市場觀望情緒漸濃。
季節性需求助推
今年中秋節恰逢國慶假期,距離雙節仍有一個多月時間。按照慣例,當前正處于貿易商補庫和終端食品加工企業采購原料的關鍵階段。在終端補庫需求推動下,低吸買盤逐漸進場。此前國內現貨糖價已跌至年內最低水平,低價吸引采購需求啟動,推動糖價反彈,現貨成交略有回暖。歷史數據顯示,我國雙節前的8月份,國產糖成交量普遍高于鄰近月份,價格也通常有所回升。
巴西產量維持高位
近期,受2025/2026年度全球食糖供應過剩預期壓制,ICE原糖價格以偏弱震蕩下行為主。印度和泰國預計增產,巴西產量仍維持高位。巴西UNICA雙周報數據顯示,截至7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區累計產糖1926.8萬噸,較去年同期的2088.9萬噸減少7.76%。若參照去年產量,本榨季巴西生產尚未過半,供給壓力仍在延續。不過,市場也存在一定擔憂,因巴西中南部地區的甘蔗單產和ATR均低于去年同期,產量可能面臨下修。
受能源價格走低影響,截至7月底,巴西中南部甘蔗制糖比達52.06%,創歷史同期新高。在高制糖比背景下,食糖產量變數較大。近期StoneX將巴西中南部2025/2026榨季食糖產量預估下調至4016萬噸,與上一榨季基本持平。北半球印度和泰國的生產壓力預計到11月之后才會逐步顯現。
國內進口糖快速補充
2024/2025榨季國產糖產量達1116萬噸,同比增加近100萬噸。但今年4月以前進口糖供給偏少,為國產糖銷售騰出市場空間。截至7月底,本榨季我國最大食糖產區廣西食糖累計銷量近550萬噸,同比增加40萬噸;工業庫存僅96.9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08.8萬噸低逾10萬噸。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5—7月,我國食糖進口量分別為35萬噸、42萬噸和74萬噸,同比增幅高達1650%、1300%和76%,有效補充了國內雙節需求,也對糖價走勢構成壓制。此外,配額外進口糖盤面加工利潤逐漸顯現,增強價格優勢,對國產糖也形成壓制。9月底之后,國內2025/2026榨季生產即將啟動,新糖增產與陸續上市也將為遠期糖市帶來壓力。
綜合來看,近期國內糖價反彈受益于季節性需求提振,但由于進口糖快速補充,國內供給階段性寬松,將限制糖價反彈空間。國際糖市仍面臨供應過剩帶來的下行壓力,糖市內外價差將逐漸擴大。此外,國內新榨季生產期臨近,遠期糖價仍存下行壓力,中長期宜保持偏空思路。(作者單位:中泰期貨)
?
編輯:吳鄭思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