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8月28日
A股成交額再超3萬億元,QFII二季度加大配置力度;蘋果新品發布在即,7月以來機構調研家數居前的蘋果概念股出爐;銀行發行科創債規模已達2273億元。
新華財經北京8月28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8月27日,A股市場沖高回落,主要指數多數下跌,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均跌逾1%。成交額放量至3.20萬億元,創歷史第二高,為連續11個交易日超2萬億元。行業板塊普遍下跌,整個A股市場超4700只股票下跌。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報正在密集披露當中,從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來看,QFII二季度明顯加大對A股市場的配置力度。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記者發稿時,已有329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報,其中663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了QFII的身影。分析人士表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投資者需穩住心態,理性應對市場波動。配置上,建議聚焦在有真實利潤兌現或者強產業趨勢的行業。
隨著全市場ETF規模突破5萬億元,A股指數化投資趨勢加速演進。從寒武紀日前發布的半年報也能看出,指數化投資對寒武紀的托舉作用不容忽視。目前,寒武紀作為上證50、科創50、滬深300、中證A500、國證半導體芯片等多個指數的成份股,相關指數基金與寒武紀本輪上漲可謂相互成就。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市場持續活躍,AI、創新藥、券商等行業表現亮眼,指數化投資格局正在悄然生變。8月以來,資金逐漸從寬基指數ETF流向行業、主題、策略型指數ETF,呈現出“由寬到細”的精準化投資趨勢。
近期在國內權益市場持續走強的情況下,股債蹺蹺板效應導致債券市場一度承壓。特別是對于主打股債二元配置的“固收+”產品(主要統計偏債混合型基金、一級債基、二級債基),由于投資策略差異,下半年以來的投資業績出現大幅分化。部分持倉偏向股票以及可轉債的高波“固收+”產品近期業績顯著提升,而持倉以純債為主且拉長久期的“固收+”產品則明顯落后。在債市的波動分化中,公募人士建議,不僅要強化固收資產在“固收+”產品中的重要基石地位,增強組合的抗風險能力,更要根據權益市場的走勢和風險偏好變化,靈活動態調整“+”部分(如股票、可轉債等)的配置比例?;鸸芾砣斯芾怼肮淌?”組合在順應趨勢和周期的同時,應動態評估各類資產的價值,力爭抓住資產從被低估到回歸合理估值區間的收益。在近期權益市場上漲的環境下,高彈性“固收+”基金的收益增強潛力更容易受到市場關注,但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仍需要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和實際需求來選擇。
上海證券報
基金2025年中期報告披露拉開帷幕。睿遠基金、銀河基金、中庚基金、南華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率先披露旗下基金2025年中期報告,基金完整持股線路圖隨之浮出水面,多只績優產品獲基金公司內部員工增持。展望后市,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將以上市公司基本面為核心錨點,挖掘具備長期價值的投資標的。
進入密集分紅期的公募REITs,近期頗受投資者關注。據統計,截至8月27日,8月以來共有17只REITs發布分紅實施公告,其中多只產品分紅金額超1億元。業內人士表示,公募REITs強制高比例現金分紅、分紅波動性小等優勢,為市場中的高股息資產提供了有效補充,在資產配置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8月2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人工智能+”行動迎來頂層設計。自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人工智能+”行動以來,AI賦能千行百業已初見成效。從AI上市公司近期發布的半年報來看,AI產品和服務商業化落地為業績帶來了積極變化。AI技術不僅在許多重要行業扎根,而且深入更多新場景。隨著新政出臺,業內看好下半年AI在我國的巨大市場、在豐富場景中實現規?;瘧?。
證券時報
??蘋果新品發布在即 7月以來機構調研家數居前的蘋果概念股出爐
當地時間8月26日,蘋果公司公布媒體邀請函,宣布美東時間9月9日下午1點(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1點),在加州庫比蒂諾的蘋果園區舉行發布會,主題為:Awedropping(中文主題為:前方超燃)。根據此前爆料,本次發布會上蘋果將推出iPhone17系列,預計包括標準版、Pro版、ProMax版,以及Air版共四款機型。據統計,A股中屬于蘋果產業鏈相關概念股共有90多只,主要集中在電子、機械設備等行業。年內上述概念股平均漲幅超40%,遠遠超過上證指數漲幅,隆揚電子、匯成真空、杰普特、強瑞技術等9只個股年內股價翻番。從機構關注度來看,7月以來有31只概念股獲得機構調研,水晶光電、奧普特、工業富聯、聞泰科技的關注度較高,調研機構均在100家以上。
在業績與政策雙輪驅動下,AI算力板塊再度站上風口。8月27日,國產算力龍頭寒武紀盤中股價一度超越貴州茅臺,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然而,午后,寒武紀、新易盛等算力熱門股集體回落,讓熱情高漲的市場有所降溫。在經歷了大幅上漲后,作為AI產業“賣鏟人”的算力賽道能否持續高景氣度?基金經理普遍認為,“賣鏟人”的長周期邏輯依然穩固,但AI行情可能進一步向云計算、應用、端側等擴散。
截至8月26日(下同),市場兩融余額達到2.21萬億元,創近10年來新高,其中融資余額達到2.19萬億元,同樣創近10年新高。按照半年報、業績快報計算,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20%(含扭虧為盈),同時滾動市盈率低于30倍的個股有31只。從機構關注度來看,上述31只股票中,機構給予“積極型”評級(含買入、增持、強烈推薦等)數量最多的是寧德時代,合計有43家;其次是藥明康德、海信視像、九號公司-WD等。
證券日報
近期,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官網信息顯示,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公告,公開轉讓2025年第6期至第12期共7期個人不良貸款(信用卡透支)項目。從價格維度看,此次轉讓折價力度較大,多期項目的轉讓起始價不足未償本息總額的0.15折。據梳理,2025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密集推進信用卡不良貸款轉讓工作。不僅整體轉讓規??捎^,折價力度也較以往顯著加大。
自今年5月份債券市場“科技板”正式落地以來,各類市場主體發行的科技創新債券不僅規模不斷攀升,發行節奏也持續加快。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全市場已累計發行科創債814只,發行總規模突破1萬億元,充分體現出市場對科創領域融資需求的積極響應。截至8月27日,參與發行科創債的銀行機構數量已擴容至34家,發行總規模達2273億元。從發行主體類型來看,覆蓋國有大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和農商行。
目前,調減限制性措施成為各地樓市政策的重點發力方向。8月份以來,北京、上海、蘇州已相繼對樓市限制性措施進行優化,從調整或取消樓市限制性措施角度發力,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盀榇龠M住房等大宗商品消費,激活內需和消費市場,各地正梳理本地的政策措施,解除對住房消費的政策限制?!睆V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因區施策”力度加大也是近期各地樓市政策的特點之一。各地聚焦價格下調快,二手房掛牌量大、新房銷售慢的區域,通過上述措施針對性引導購房需求。
?
編輯:羅浩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