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華解讀】全球貨幣政策開始分化:發達經濟體堅持克制 多家新興經濟體選擇降息

新華財經|2025年08月02日
閱讀量:

受訪人士預計,在全球經濟低速增長、政策分化加劇之下,新興市場有望成為下半年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

暫無

新華財經北京8月2日電(記者 翟卓)7月份,全球外匯市場大事不斷,雖然關稅問題似乎已在向好發展,各國央行仍然不敢掉以輕心。

期間,由美聯儲領銜,歐央行、澳聯儲、日本央行等如期“按兵不動”,俄羅斯、土耳其、馬來西亞等國央行則毅然降息。面對各自經濟的不同癥結,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貨幣政策路徑分化逐漸顯現。

而隨著美國確定新的“對等關稅”稅率,各國的貨幣政策走勢又將何去何從?眼下不僅市場觀點較難統一,不少央行內部也出現分歧。

發達經濟體央行繼續謹慎觀望

7月,外部風險擾動依舊,多家發達經濟體央行一致按下降息的“暫停鍵”。

按時間順序看,8日,澳洲聯儲率先意外暫停降息,以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高企。貨幣政策委員會認為,考慮到年內已經降息50個基點,且國家經濟狀況大致符合預期,當前可以等待更多信息來確認通脹率是否有望降至2.5%左右穩定運行。

不過從此次會議決議是以6票贊成、3票反對通過的情況來看,委員會內部對于是否應進一步寬松也存在分歧。此前市場曾預計,包括此次在內,年內澳洲聯儲還將合計降息兩次,但本次的觀望決定也令這一路徑再添變數。

隨后,新西蘭聯儲及韓國央行分別終結了“六連降”“四連降”,于9日、10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3.25%、2.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并暗示后續降息空間仍存。

步入下旬,在內部通脹基本達標、經濟增長溫和回升,外部歐美關稅談判仍懸而未決的背景之下,歐洲央行也暫?!鞍诉B降”以觀形勢演變。彼時市場曾預計,若8月1日前關稅談判無果、PMI回落,則9月份歐央行仍可能再降25個基點。

但隨著雙方27日達成關稅協議,美國將對歐盟輸美產品征收15%的關稅等,市場對歐央行將維持利率至年底不變的預期升溫。不過歐洲內部雖松了一口氣但歡呼聲甚少,因為此次稅率雖低于特朗普此前威脅的30%,但仍將明顯損害歐洲利益。

月末兩日,加拿大央行、美聯儲及日本央行密集宣布了利率決議,分別為連續第三次、第五次、第四次會議保持利率穩定,均符合市場的廣泛預期。

如面對美加貿易緊張局勢,加拿大央行如期保持謹慎,并在30日發布的聲明中強調,若經濟進一步走弱、通脹壓力受控,仍可能進一步降息。次日美方宣布,自8月1日起將加拿大輸美商品關稅稅率從25%上調至35%;加總理稱對美方此舉感到失望。加央行的下次議息會議已定在9月17日舉行,市場對此保持密切關注。

當地時間30日晚,美聯儲亦宣布維持利率目標區間不變,不過在12位理事中,由特朗普任命的沃勒和鮑曼投下了反對票,更傾向降息25個基點,這也是30多年來首次出現2名理事反對貨幣政策決議的情況,凸顯出美聯儲內部分歧加大。

再結合當日發布的會議聲明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發言,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認為,此次會議的總體基調仍然較為中性,美聯儲并未改變降息這一大方向,但要確認的是,待觀察到關稅對通脹的沖擊完全反映后再實施降息。

當前市場對美聯儲后續的降息路徑也存在分歧。部分觀點認為,鑒于未來幾個月關稅的通脹效應將進一步顯現,9月或難以降息;中信證券海外研究聯席首席分析師李翀等則提到,由于“關稅通脹是一次性的”是鮑威爾當前認為的合理基準情形,疊加美國經濟增長弱于去年,利率政策應減少限制性,9月或將再度降息。

31日,日本央行將隔夜拆借利率繼續錨定在0.5%,雖然會后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并未對今后加息做出指引,但鑒于央行大幅上調了對未來兩年的通脹預期,且幅度超出市場預期,有觀點認為,日本央行在10月會議中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稍早前,美日之間已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日本關稅稅率為15%。

多家新興經濟體央行聚焦提振經濟

與發達經濟體央行謹慎觀望不同的是,7月內,多家新興市場經濟體央行紛紛降息以提振經濟。

按時間順序看,馬來西亞央行率先于9日降息25個基點,將隔夜政策利率從3%降至2.75%,這既是該國近兩年來首次調整利率,也是5年內的首次降息。據介紹,此次降息是馬來央行先發制人的措施,旨在保持經濟在溫和通脹前景下穩定增長。就在7月7日,特朗普宣布將從8月1日起對該國征收25%的關稅。

7月中旬,考慮到國內通脹相對較低、盧比匯率維持穩定,印尼央行也宣布降息25個基點以支持經濟增長,將基準的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至5.25%,為自去年9月以來的第四次降息。而往后看,印尼證券公司Mandiri Sekuritas預計,鑒于國內需求或將放緩,印尼央行可能在年內再次降息25個基點。

而在通脹放緩之際,土耳其央行及俄羅斯央行也相繼宣布,將基準利率大幅下調300個、200個基點至43%、18%,其中前者的行動超出市場預期,也是自3月因金融與政治動蕩短暫中斷寬松周期后,其再次重啟降息。

數據顯示,土耳其6月年通脹率已降至35%,顯著低于去年5月峰值(約75%)。土耳其央行24日發表聲明稱,6月通脹趨勢保持平穩。央行正在密切監測地緣政治形勢發展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通脹的潛在影響。而在經濟回穩仍存挑戰的背景下,業內預計,該國政策利率或將在9月進一步下調,并在年末降至約36%。

次日(25日)俄羅斯央行也如期降息,為連續第二次下調政策利率,并表明當前通脹下行速度快于預期,同時國內需求增長放緩。該行行長納比烏林娜隨后指出,未來每次會議都可能降息,但也可能暫停,降息路徑將取決于通脹穩定的程度等。分析師預計,明年該行的平均關鍵利率有望降至12%至13%區間。

至7月末,巴西央行雖然并未降息,而是在30日宣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15%不變,但也同步確認了加息周期已經結束,而在此之前,該行曾連續7次上調基準利率并多次表示,若經濟不出現重大擾動,該國可能自2026年起逐步下調利率。

而從消息面上看,特朗普已在7月30日、31日連續簽署兩份行政令,依據巴西副總統給出的數據,未來約35.9%的巴西輸美產品將被加征50%附加關稅。

31日,南非央行宣布將基準回購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7.0%,為在3月份短暫暫停降息后的連續第二次下調利率;同時明確將通脹目標錨定在3%,而自2017年以來,該央行始終以4.5%作為參考基準。據南非央行行長卡尼亞戈介紹,若錨定3%,中期內仍有多達五次的降息空間,政策利率或將降至6%以下。

總體來看,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間的貨幣政策走向分歧正逐漸顯現,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際投資者對二者資產的預期與策略。

受訪人士預計,在全球經濟低速增長、政策分化加劇之下,新興市場有望成為下半年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同時隨著美國增長放緩、美元估值過高以及美國國際負債顯著累積等影響持續顯現,新興市場的貨幣也有望跑贏美元。

不過其也提示,未來市場走勢仍將取決于美聯儲政策路徑、地緣局勢演變及新興市場自身的經濟韌性。投資者宜在把握結構性機會的同時,保持組合的靈活性與防御性,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

?

編輯:胡晨曦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