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避險“大軍”擴容: 衍生品工具助力上市公司穩定經營

中國證券報|2025年08月30日
閱讀量:

2025年前7個月,有1383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套期保值相關公告,同比增長15.7%,這表明上市公司衍生品避險規模持續擴大。

新華財經北京8月30日電 近年來,隨著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增多,上市公司在匯率、商品價格、利率等方面面臨的波動風險急劇加大,套期保值所具備的風險管理功能日益受到市場各方重視。避險網數據顯示,2025年前7個月,有1383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套期保值相關公告,同比增長15.7%,這表明上市公司衍生品避險規模持續擴大。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衍生品工具憑借其獨特的風險管理功能,已成為上市公司對沖各類經營風險的核心手段。套期保值是一項需要長期規劃并持續推進的系統性工程,企業應當以科學的方法和嚴謹的態度,穩步開展相關操作,精準把控風險敞口,有效降低價格波動對經營業績的沖擊,進而將更多資源聚焦于核心業務。

上市公司衍生品避險規模擴大

近年來,我國A股上市公司利用衍生品工具管理風險的數量顯著提升。避險網數據顯示,2025年前7個月,共有1383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套期保值相關公告,同比增長15.7%。其中,提及規避匯率、利率、商品價格交易風險的上市公司數量同比分別增長13%、16%、13%。

從上市公司管理的風險類型來看,匯率風險是其面臨的重要風險,同時利率風險也愈發受到關注。避險網數據顯示,今年1-7月,80%的A股上市公司在套期保值公告中都有提及匯率波動風險。此外,公告中提及規避利率風險的上市公司數量增速一直高于提及規避匯率和商品價格風險的上市公司數量增速。避險網創始人劉文財表示,這反映出當前在全球利率下行周期中,上市公司對利率風險的關注度顯著提高。

就商品期貨而言,避險網數據顯示,銅、鋁、鋼材、碳酸鋰、白銀期貨是上市公司套期保值公告中出現較多的品種,其中提及碳酸鋰期貨的公司數量顯著增加。此外,2024年新上市的商品期貨品種也出現在上市公司的套期保值公告中,比如,今年上半年已有6家上市公司明確對瓶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

從參與期貨和金融衍生品業務的上市公司行業分布來看,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制造業上市公司是套期保值的主力軍,主要覆蓋化工、農產品加工等領域。

作為服務產業企業的期貨公司人士,更能直觀地感受到近年來上市公司避險意識的變化。廣州金控期貨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程小勇表示,從服務的上市公司情況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變化:一是參與期貨套期保值的積極性提升,主動組建團隊開展業務;二是效果評估更科學,不再單純考核期貨盈虧,而是綜合考量套期工具與被套期項目公允價值變動,合并計算未平倉工具、存貨等;三是要求提高,將套期保值業務納入經營重要環節。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在當前外部經濟形勢日益嚴峻復雜、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利用期貨和金融衍生品管理風險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強。

部分上市公司套期保值成績斐然

從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報來看,報告期內,包括金龍魚、浙商中拓、道道全、南鋼股份等在內的公司,均在期貨套期保值業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的背景下,期貨套期保值成為不少以大宗商品為原料的上市公司穩定經營、抵御風險的重要手段。2025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金龍魚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合計實現盈利58億元;浙商中拓期現結合實現的基差收益為3.82億元;道道全套期工具與被套期項目合計實現損益約1.9億元;南鋼股份商品套期保值衍生品合約和現貨盈虧相抵后略有盈利,套期保值業務實際影響損益1483.33萬元。

部分供應鏈類上市公司也在套期保值業務方面收獲頗豐。物產中大在2025年半年報中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商品及外匯套期保值方案在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兩個報表項目中合計反映的金額為20.62億元。廈門象嶼2025年半年報中披露的數據顯示,本期在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兩個報表項目中合計反映的金額為6.14億元。

結合多年跟蹤觀察上市公司套期保值的情況,劉文財表示,上述上市公司都有較為長久的套期保值業務實踐經歷,其團隊專業化水平、制度流程完善程度和運作實操的規范性都相對較高,這是其今年上半年套期保值業務實現盈利的基礎。同時,這些公司都有較大的商品交易頭寸,說明他們都是基于現貨業務實際需求來開展套期保值操作,具有期現一體化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年初,滬深證券交易所修訂了相關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使用期貨和金融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的,應在財報中將被套期項目與套期工具損益合并披露。該執行指引要求自2024年起實施,這為市場相對客觀地研究上市公司套期保值業務盈虧情況提供了可能。

劉文財表示,上市公司套期保值業務透明化信息披露要求,本質是解決套期保值業務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此舉有助于增強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業務的理解。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越多、越全面,投資者對其業務的理解就越透徹、越深刻,對公司治理水平和企業價值的評估就更充分,長期投資就更有底氣。

穩步推進上市公司套期保值業務

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市場價格波動瞬息萬變,如何在不確定性中穩住發展基本盤、有效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成為產業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要素。

“期貨與金融衍生品工具已成為企業對沖風險的核心選擇?!眲⑽呢敱硎?,通過科學運用這些工具開展套期保值,企業能夠有效減少價格波動對經營的沖擊,從而集中資源推動核心業務穩步發展。

也有部分實體企業在運用期貨工具時出現不當操作,進而導致業績受損。對此,程小勇表示,影響上市公司套期保值效果的情形主要包括:企業對期貨及期權等衍生品認知不足、缺乏相關人才、不能合并處理期現業務盈虧情況、套期保值項目不滿足相關會計處理要求。

針對上述問題,程小勇建議實體企業做好以下工作:提高對風險管理及衍生品功能作用的認識;積極參加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或行業相關的培訓,接觸期貨風險管理業務;建立和完善套期保值業務制度,尤其是內控制度,防止套期保值變投機;在經營中平衡風險控制與業務有效性,避免風險失控或業務無效。

對于尚未參與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劉文財表示,套期保值是一項復雜度較高、牽涉部門較廣、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業務,建議按照“先內后外、先虛后實、循序漸進”的原則有序推進。

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企業管理層要統一思想,謀定而后動,明確套期保值原則和目的,選定業務對象。其次,要搭建團隊、建立健全套期保值制度和流程。劉文財表示,在此過程中,初涉套期保值業務的企業往往需要引入外部專業機構、咨詢公司等參與輔導,借鑒行業標桿的經驗和教訓,這樣可以少走彎路、提高效率。

在進入操作階段時,劉文財建議采取“穩扎穩打、小步快跑、逐步迭代、循序漸進”策略。套期保值團隊要與采購、銷售等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緊密配合,識別和量化風險敞口、確立套期保值方案。從需對沖的核心風險或自身優勢品種入手,先開展小規模試點。在試點過程中,充分驗證流程、磨合團隊、測試系統、熟悉會計和信息披露等環節,總結經驗教訓,完善提升后,再逐步推開。

在劉文財看來,套期保值業務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業務推進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很多難點和瓶頸,企業管理層對此需要有充分的認知,方能不忘初心,取得積極成效。

?

編輯:王菁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