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財經】玻利維亞新總統能否化解經濟困境
玻利維亞當前面臨美元短缺、燃料短缺、通脹高企等多重經濟困境,民眾生活和社會發展受到影響。玻利維亞新政府上臺后的首要任務是帶領國家走出經濟困境。
新華財經拉巴斯10月20日電(記者何冰 李欣 田德豐)玻利維亞最高選舉法院19日晚宣布,中右翼基督教民主黨候選人羅德里戈·帕斯·佩雷拉贏得總統選舉。他將于11月8日開始執政。
專家和媒體解讀,帕斯以溫和務實的中間路線獲得各階層選民支持,他的勝選也結束了玻利維亞近20年由左翼政府執政的歷史。玻利維亞當前面臨多重經濟困境,新政府能否落實改革主張、實現有效治理,將成為新總統帕斯的重要課題。
溫和派“黑馬”勝選
玻利維亞19日舉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最高選舉法院的快速計票結果顯示,中右翼基督教民主黨候選人帕斯獲54.5%選票,右翼“自由”聯盟候選人、前總統豪爾赫·基羅加獲45.5%選票。帕斯贏得總統選舉。
帕斯現年58歲,曾任玻南部塔里哈市市長和塔里哈省參議員。帕斯在總統選舉首輪投票前的民調中排名并不靠前,但他卻以32.1%的得票率領跑首輪投票,最終又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勝。帕斯的多位父輩曾深度參與玻政治并具有較強左翼色彩,但帕斯此次選擇溫和務實路線參選。
在經濟領域,帕斯承諾要實現經濟增長,帶領玻利維亞走出經濟困境。他主張以稅收政策激勵中小企業、改善營商環境、推進能源轉型、下調關稅、穩定匯率等,強調把財政資源在中央與地方平均分配。
在內政方面,他提出推進司法改革和打擊腐敗,并著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針對玻國內約一半的原住民人口,帕斯表示將捍衛原住民自治權。
玻利維亞政治分析人士何塞·烏加特認為,帕斯之所以勝選,關鍵在于兩點:一是爭取到溫和派選民的支持,二是贏得左翼 “爭取社會主義運動” 黨的部分支持者;帕斯在競選中體現的“溫和力量”更契合玻利維亞民眾積極求變的愿望。
此外,帕斯的競選搭檔埃德曼德·拉臘也被輿論認為是帕斯勝選的重要加分項。19日當選副總統的拉臘曾任警官,他因揭露腐敗現象在社交媒體上走紅,獲得年輕選民青睞。
改革與治理成關鍵
玻利維亞當前面臨美元短缺、燃料短缺、通脹高企等多重經濟困境,民眾生活和社會發展受到影響。玻利維亞新政府上臺后的首要任務是帶領國家走出經濟困境。
在玻利維亞,人們在加油站附近排長隊等待加油已成為常態,燃料短缺是制約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此,帕斯提議取消為民眾發放的燃油補貼,改為向“最需要群體”提供分段補貼。新政府計劃通過重組國企、修改法律、加大資源勘探與投資力度等方式推動增加本國石油產量,放開油品進口限制,允許私營主體進入能源行業。
帕斯還多次表示,新政府會將公共支出合理化,并通過雙多邊合作獲取更多美元,他主張以漸進式改革調整玻固定匯率。不過,帕斯反對“休克療法”改革措施,強調要保留對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避免基本民生受到沖擊。
在外交政策方面,帕斯表示要將國家利益與經貿合作置于核心位置,同時提升玻利維亞的國際地位。他傾向于采取務實靈活的經貿政策,開拓國際市場,并與更多國家建立有利于本國經濟復蘇的合作。玻利維亞是全球鋰礦大國,帕斯將鋰資源視為“名片產業”,他在歡迎外來投資的同時強調應促進本地就業與產業發展。
玻利維亞政治分析師安德烈斯·戈麥斯說,目前玻民眾想要的是一個能有效治理、解決問題的政府,新政府在推進政策時應當走務實路線。
有媒體和分析人士指出,帕斯的執政愿景豐滿,但一些政策的實施路徑還不夠具體,如財政資源分配如何在制度層面落地,如何應對改革引發的結構性通脹。此外,由于沒有單一政黨控制玻利維亞多民族立法大會的參眾兩院,新政府在推進改革時可能存在一定阻力,這也將考驗執政黨“合縱連橫”的能力。
?
編輯:王姝睿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