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日報(10月31日):碳酸鋰跌超3% 三大橡膠全線下挫
昨日宏觀利好消息落地之后,商品短期獲利了結壓力加大,包括銅、焦煤、碳酸鋰在內的強勢品種也未能幸免。
新華財經北京10月31日電(吳鄭思、左元)10月31日,國內商品多數下跌,碳酸鋰跌超3%,20號膠、滬膠、集運歐線、甲醇、硅鐵跌超2%,氧化鋁、玻璃、PVC、合成橡膠、丙烯、紅棗、錳硅、生豬、塑料、純堿、乙二醇、燒堿、PP、焦炭、工業硅跌超1%;多晶硅漲超2%,白銀、豆粕、黃金漲超1%。
截至31日下午收盤,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474.01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3.29點,跌幅0.22%;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2033.78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4.53點,跌幅0.22%。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多晶硅逆勢大漲近3% 金銀震蕩企穩齊漲超1%
受利多傳聞提振,多晶硅31日再度大幅走高。截至收盤,多晶硅主力合約收漲2.73%,強勢領漲商品市場,盤中刷新近兩個月新高。近期有關多晶硅“收儲”的消息不時給盤面帶來提振。31日盤中,有行業自媒體消息稱,參與多晶硅收儲整合的11家多晶硅廠商實控人(及代表)在上海召開會議,就有關聯合體事宜進行確認。該消息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多晶硅“收儲”平臺走向現實的預期,也令11月多晶硅供給收縮的預期進一步增強。在此背景下,多晶硅強勢增倉上漲。盤面上看,多晶硅主力合約31日增倉超1.6萬手,凈流入資金近7.3億元。不過,分析人士也提示,雖然多晶硅價格存在走強預期,但需求仍偏弱,未來需警惕價格借題材拉漲之后的回落風險。
貴金屬日內震蕩反彈,收盤雙雙錄得超過1%的漲幅。分析來看,國內金銀價格回升仍主要受到海外市場影響。盡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當地時間29日的議息會議后,給市場的12月降息預期“潑了盆冷水”,但整體并不改變美聯儲仍將延續降息周期的大方向。同時,美股的回落和美國政府停擺仍在延續,美國經濟可能因此延緩的擔憂,令市場不確定性依然高懸,這也支持貴金屬的買盤需求。在此背景下,金銀從此前幾個交易日的快速回落中溫和修復。后期來看,市場機構仍幾乎一致性看好貴金屬進一步走高,但在地緣局勢、貿易局勢整體出現緩和跡象的背景下,仍需留意貴金屬的調整在時間或空間上延續的可能。
其他品種方面,31日商品市場活躍品種大面積下挫,但除了貴金屬和多晶硅以外,仍有豆粕、二號黃大豆、玉米、低硫燃料油等少數品種不同程度走高。
碳酸鋰跌超3% 橡膠、甲醇等跌超2%
在經歷了半個月左右的連續上漲之后,碳酸鋰期貨今日大幅回落,尾盤收跌3.42%,逼近80000萬關口并領跌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此前,因枧下窩礦復產不及預期,而下游需求較好,倉單持續去化,同時儲能需求旺盛,該板塊期股聯動同步大漲。不過昨日宏觀利好消息落地之后,商品短期獲利了結壓力加大,包括銅、焦煤、碳酸鋰在內的強勢品種也未能幸免。碳酸鋰后市來看,正信期貨分析指出,未來走勢取決于江西采礦證問題的走向。若江西采礦證合規問題平穩落地,則市場又將交易過剩邏輯,鋰價有回落的壓力。反之,若停產擴大至江西其他幾座鋰礦,則鋰價中樞可能進一步向上抬升。
三大橡膠全線收跌,20號膠、滬膠跌超2%,合成橡膠跌超1%。申銀萬國期貨分析稱,本周橡膠走勢回落,隨著割膠逐步推進,供應持續釋放,后期供應壓力或逐步顯現,本周降雨影響,原料膠價仍堅挺。而需求端支撐相對有限。產膠區氣候影響仍是關注焦點,時間逐步進入產膠旺季,若有持續降雨或惡劣天氣影響割膠,則對產量影響將加強,不排除后期階段性降雨仍會擾動割膠節奏,從而支撐原料價格。
其余品種方面,集運歐線、甲醇、硅鐵等跌幅也超過2%。
?
編輯:張瑤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