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下好協調發展全國“一盤棋”——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一線觀察之二

新華社|2025年11月01日
閱讀量:

“十四五”即將收官,“十五五”開局在即。記者觀察到,在協調發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各部門以扎實舉措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助力下好協調發展全國“一盤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

新華財經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魏弘毅、戴威、李松)協調,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得益彰”“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翻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協調發展理念鮮明體現。

“十四五”即將收官,“十五五”開局在即。記者觀察到,在協調發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各部門以扎實舉措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助力下好協調發展全國“一盤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成效顯著

一束光,照亮了長三角“創新鏈”牽手“產業鏈”的更多可能。

同步輻射光源,被譽為“前沿科研的眼睛”,可以讓微觀世界纖毫畢現。然而,這樣的裝置目前在長三角地區只有兩座。如何讓有限的科研資源滿足更多研發需求?

今年,由合肥光源、浙江光電子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同步輻射軟X射線共振散射實驗平臺投入使用?!捌脚_已經為多家科技企業的產品研發落地帶來了新突破?!焙戏使庠催\行總指揮劉毅說。

安徽、浙江兩省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背后是長三角一體化向深向實,更折射出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推進。

區域,國家資源配置、產業布局和經濟活動的重要空間載體,大國經略發展格局的主要依托。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關乎我國經濟發展全局。

近年來,我國區域發展協調性穩步增強,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連上新臺階,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逐步變成現實,中歐班列(成渝)2024年開行量領跑全國;

東北地區著力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構建特色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中部地區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銜接聯動;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等成為西部新興產業名片;

長江經濟帶已形成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家電、紡織服裝五大超級產業集群;黃河流域各省區促進畜牧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區域聯動,一個個增長極蓬勃生長,彰顯多地一體化協同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

城鄉融合發展扎實推進

小吃街市人聲鼎沸、古佛古寺游客流連、文化活動好戲連臺……每逢節假日,河北省正定縣吸引八方來客。得益于旅游業蓬勃發展,近年來正定基礎設施煥然一新,附近村民就業不愁、生活更美。

“縣城是銜接城市與農村的關鍵節點,在資源要素、產業基礎等方面存在差異,要因地制宜,培育縣城支柱產業,提升居民就業水平?!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市場流通研究室主任陳麗芬說。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鏈,城鄉聯動推動農民增收;四川省蒼溪縣重點打造鄉村電商產業“生態圈”,返鄉創業者日益增多……探索“城尾鄉頭”發展路徑,各地縣域各展所長。

城鄉融合發展,人是價值旨歸。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推進協調發展的應有之義。

如何打造“行走的醫院”?重慶市巫山縣作出示范。瞄準邊遠鄉鎮留守老人的慢性病管理需求,巫山縣組建專家團隊,通過相關活動讓醫療服務走進千家萬戶。目前,全縣所有的村衛生室均被納入醫保定點,村民在村診療可享受鄉鎮衛生院報銷標準。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2199個縣(市、區)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95%以上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農民在家門口就醫更加方便。

民生實事辦好,城鄉融合才能更好。著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均衡發展,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多措并舉形成合力,我國城鄉融合發展的成色更足。

推動協調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以前,社區組織“兩癌”篩查好比大海撈針。社區工作者挨家挨戶敲門,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不能保證完全覆蓋真正有需求的居民。

最近,成都市新津區衛健部門借助“報表通”整合相關信息,根據臨床篩查指南構建智能模型,鎖定待篩查名單,向社區推送。社區婦女主任據此組織聯絡,精準投放服務力量。家庭醫生配合網格員登門,幫助溝通答疑。

相關社區負責人表示,在政府、社會組織、居民等協同參與下,“兩癌”篩查覆蓋面更大、效率也顯著提升。

推動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同步發展,是堅持協調發展的重要體現。從更深層次著眼,在更寬領域展開,當前推進協調發展的步伐穩健有力——

在發展的同時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讓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2024年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14.9億人次,文化產業成為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人文與經濟共生共榮……

統籌經濟與社會,平衡生態與發展,努力實現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相互促進,增強國家硬實力和提升國家軟實力齊頭并進,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圍繞“協調”這一發展要訣,向深層次、寬領域發力,我國發展整體性不斷增強。

仔細翻閱“十五五”規劃建議,增強區域發展協調性、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等諸多舉措,彰顯著新起點上著力推進協調發展、有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協調發展,需要統籌兼顧、落到實處。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林山說,要以系統思維統籌全局,不斷完善協調發展的頂層設計;同時以更加精細化的治理,提升協調發展相關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讓協調發展向深向廣,定能為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

編輯:幸驪莎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