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數量型政策工具持續加力 10月恢復國債買賣或不影響四季度降準預期

新華財經|2025年11月04日
閱讀量:

業內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央行會綜合運用買斷式逆回購、MLF兩項政策工具,持續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不過,中期流動性加量規??赡茌^此前每月6000億元的較高水平有所回落,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實施新一輪降準。

新華財經北京11月4日電(劉潤榕)1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稱,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1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期限為3個月(91天)。

數據顯示,11月將有7000億元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到期。由此,當月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實現等量續做。另外,11月還有3000億元6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到期,業內預計央行11月還會開展一次6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加量續做的可能性比較大。這意味著11月兩個期限品種的買斷式逆回購將合計延續加量續做,連續第6個月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10月安排5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用于化解存量債務及擴大有效投資,這意味著年底前會加發5000億元地方債,11月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有可能處于較高水平。二是,10月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畢后,會帶動配套貸款較快增長。三是,11月銀行同業存單到期量也有明顯增加。以上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資金面收緊效應。由此,著眼于應對潛在的流動性收緊態勢,央行通過買斷式逆回購向銀行體系注入中期流動性,有助于保持資金面處于較為穩定的充裕狀態。這在助力政府債券發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的同時,也將釋放數量型政策工具持續加力信號,顯示貨幣政策延續支持性立場。

考慮到11月還有9000億MLF到期,央行也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續做。王青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央行會綜合運用買斷式逆回購、MLF兩項政策工具,持續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不過,中期流動性加量規??赡茌^此前每月6000億元的較高水平有所回落,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實施新一輪降準。

值得一提的是,11月4日,央行公布2025年10月中央銀行各項工具流動性投放情況,10月公開市場國債買賣凈投放200億元。這意味著10月央行已恢復2025年1月以來暫停的國債買賣。

王青分析稱,與年初暫停國債買賣時相比,當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升至1.8%附近,期限利差走闊,債市整體運行良好,目前已具備恢復國債買賣的條件。另外,當前恢復國債買賣,加大對銀行體系長期流動性的支持,也在進一步釋放穩增長信號,有助于穩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宏觀經濟運行。10月恢復國債買賣不影響四季度降準預期。接下來央行將綜合運用各類價格型和數量型政策工具,加大穩增長力度,貨幣政策有充足的操作空間。

?

編輯:幸驪莎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