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服務業分化加?。旱挛饕鈹U張提速 法國連續14個月收縮
歐元區主要經濟體服務業表現出現明顯分化。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服務業加速擴張,而法國則連續第14個月處于收縮區間,并錄得六個月來最大降幅。
新華財經北京11月5日電(崔凱)最新公布的10月服務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歐元區主要經濟體服務業表現出現明顯分化。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服務業加速擴張,而法國則連續第14個月處于收縮區間,并錄得六個月來最大降幅。
據公布數據,法國10月服務業PMI終值為48.0,雖高于初值47.1,但仍低于9月的48.5。該指數已連續14個月低于榮枯線50,表明服務業持續收縮。報告指出,需求疲軟與市場狀況低迷是主要拖累因素,政治不確定性被明確列為影響銷售表現的關鍵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業務活動收縮,法國服務業就業增長有所加速,企業正為預期中的業務增長填補崗位空缺。運營費用漲幅降至逾四年半以來最慢水平,產出價格則重現漲勢。展望未來12個月,企業對新產品推出、新合同儲備及持續招聘計劃持總體積極態度。
另有數據顯示,法國9月工業產出環比增長0.8%,顯著扭轉8月修正后下降0.9%的頹勢,并遠超市場普遍預期的0.1%增幅。這一反彈主要由制造業部門驅動,而建筑業則繼續承壓。
與法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德國10月服務業PMI升至54.6,顯著高于9月的51.5,創下2023年5月以來29個月新高,亦略高于市場初步預估的54.5。內需增強與新業務增長推動服務業在四季度初明顯走強。企業為應對工作量增加與積壓訂單上升而擴大招聘,就業實現三個月來首次增長。積壓訂單自2022年中以來首次回升。出口需求雖仍疲弱,但降幅為2024年中以來最小,顯現企穩跡象。與此同時,通脹壓力再度抬頭,薪資上漲推動投入成本升至4月以來最高,服務提供商以八個月來最快速度上調銷售價格。
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9月工廠訂單環比增長1.1%,略高于市場預期的1.0%,前值經下修后為下降0.4%。這是自2025年4月以來首次實現環比增長,主要受益于電氣設備、航空航天及汽車行業等領域的強勁表現。然而,從季度趨勢看,德國工業活動仍處于收縮狀態。以三個月移動平均計算,2025年第三季度工廠訂單環比下降3.3%;剔除大額合同后,降幅為1.5%。這一數據表明,盡管9月單月出現反彈,但德國工業在三季度整體仍處于收縮狀態,復蘇基礎尚不穩固。
意大利服務業PMI升至54.0,高于9月的52.5及市場預期的53.0,創下2024年5月以來17個月最強擴張紀錄。產出與新訂單同步強勁增長,其中新客戶獲取及出口銷售結束連續14個月下降后回升,成為新訂單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企業受益于成本壓力緩解,投入價格通脹降至四年半來最低水平。盡管產出價格通脹升至三個月高點,但仍低于歷史均值。就業增長相對溫和,商業信心較9月微降,且持續低于長期平均水平。
西班牙表現尤為亮眼,10月服務業PMI從54.3躍升至56.6,遠超市場預期的54.8,創下2024年12月以來十個月最高水平,并連續第26個月處于擴張區間。商業活動在營銷舉措、現有合同進展及新增業務量共同推動下加速擴張。面對工作量增加及持續產能壓力,就業增速創7月以來最快,延續逾三年的連續就業增長周期。投入成本通脹放緩至三個月低點,而產出價格通脹明顯加速。商業信心指數升至3月以來最高,略高于長期平均值。企業將樂觀情緒歸因于需求增長及未來數月擴大商業運營的計劃。
周初公布的10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歐元區制造業整體復蘇仍顯脆弱。盡管產出連續第八個月小幅增長,但新訂單在經歷三年多幾乎持續的收縮后,既未增長也未下降,維持在持平狀態;出口訂單則已連續第四個月下滑,繼續拖累對歐洲商品的整體需求。就業方面,制造業裁員節奏略有加快,就業人數下降速度較此前提升,使得該行業的就業收縮期已延長至近兩年半。區域間表現呈現顯著分化:南歐國家希臘和西班牙維持擴張態勢,而德國與法國兩大核心經濟體則繼續處于收縮區間。
德國制造業幾無復蘇跡象。10月產出增速明顯放緩,雖仍維持增長,但遠低于此前創下的42個月高點。新訂單在9月下降后雖有小幅回升,但出口銷售依然疲弱,尤其對亞洲和美國的出口表現不佳;法國制造業連續34個月低于50榮枯線。新訂單與產出量持續顯著下滑,國內政治動蕩與客戶需求疲軟為主要拖累因素,地緣沖突進一步抑制海外需求。盡管出口訂單降幅收窄至半年最優,但制造商已連續兩個月降價促銷。未來產出預期自2025年1月以來首次轉為悲觀,約三成企業預測明年將減產。
希臘10月制造業PMI連續第12個月處于擴張區間。新訂單與產出同步加速增長,主要受益于國內需求穩健復蘇。就業增長率創5月以來最高,企業通過增加全職崗位擴充人力。盡管投入成本通脹升至6月以來最高,但企業通過降價促銷維持競爭力,產出價格通脹降至7月以來最低。制造商信心指數亦躍升至5月以來高點;西班牙10月制造業PMI連續第六個月擴張。產出與新訂單雙雙增長構成主要推動力,但新出口訂單已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且降幅為五個月來最快。
綜合來看,歐元區10月服務業呈現“南強北弱、德強法弱”的格局。德國與南歐三國(意、西)在內需回暖、訂單增長及成本壓力緩釋支撐下加速擴張,而法國則受制于結構性需求疲軟與政治環境不確定性,持續處于收縮狀態;制造業呈現“南強北弱、邊緣強核心弱”的結構性分化格局。南歐國家憑借內需支撐和政策環境相對穩定,成為區域制造業的主要增長極;而德法作為傳統工業引擎,受制于外需疲軟、地緣政治及結構性挑戰,復蘇動能明顯不足。若核心國無法扭轉頹勢,歐元區整體工業前景仍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
編輯:王姝睿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