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11月6日

新華財經|2025年11月06日
閱讀量:

風格再平衡引發熱議,公募再拾“啞鈴型配置”;電網投資加碼+AI催生新需求,電力設備行業高景氣度延續;券商研判11月A股策略:風格切換概率加大,均衡配置為上策;年內A股公司披露中期分紅金額已超去年。

新華財經北京11月6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風格再平衡引發熱議 公募再拾“啞鈴型配置”

近期A股市場震蕩幅度加大,風格再平衡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多位知名均衡型基金經理三季度在持倉上已經未雨綢繆。中國平安、萬華化學、徐工機械、三一重工洛陽鉬業、興業銀錫等標的陸續進入重倉股名單或是被持續增持。多位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提示,除AI帶來的變革性機會外,工程機械、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都出現了投資機會,部分細分領域的產品量價均處于底部區間,未來幾年隨著海外需求的逐步復蘇,其收入有望保持持續增長。在前期市場充分定價科技成長高景氣度后,部分機構認為,近期市場輪動預期有所增強,周期板塊走強背后是市場基于業績表現和估值性價比權衡的結果,因此啞鈴型配置仍是當前平衡風險與收益的核心策略。

??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落地一年 試點銀行有望擴圍 上市公司態度分化

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的參與機構范圍有望擴容至城商行。此前,該業務僅限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參與。據上市公司公告,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已與部分上市公司簽署了有關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貸款承諾函。記者日前獲悉,除了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外,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也有望獲得該項貸款業務的相關資格。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作為拓寬信貸投放渠道、增強優質客戶黏性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重要抓手,正吸引著銀行積極布局。數據顯示,該政策落地一年來,數百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相關貸款進展。

??A股低開高走顯韌性 機構稱市場仍處于上行通道

11月5日,A股市場低開高走,三大指數全線上漲,創業板指漲逾1%。特高壓、光伏逆變器、鋰電正極、虛擬電廠、儲能等板塊表現活躍,整個A股市場超3300只股票上漲,逾80只股票漲停。A股市場成交額為1.89萬億元,連續2個交易日不足2萬億元。資金面上,11月5日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較此前顯著減少,資金情緒趨于樂觀。分析人士認為,短期市場或存在一定資金兌現行情,在科技大盤股震蕩時,小微盤風格存在短期占優的可能。整體而言,市場仍處于緩慢上行通道。

上海證券報

??電網投資加碼+AI催生新需求 電力設備行業高景氣度延續

近期,電力設備板塊在A股市場表現持續活躍。電網投資持續加碼,輸配電設備頻繁招標,多家公司手持穩定訂單。海外電力基礎設施也在加快升級,電力設備企業在海外市場增長空間有望進一步拓寬。隨著人工智能(AI)算力需求指數級增長,全球數據中心面臨“電力瓶頸”,供電架構革新推動部分企業加快布局固態變壓器(SST)等新型電力設備。電力設備企業及行業研究人士普遍認為,在多重有利因素的加持下,行業將持續保持高景氣度。

??港交所前三季度營收凈利均創新高

11月5日,港交所發布前三季度業績。今年前三季度,港交所總營收、凈利潤均創歷史新高:總營收為218.51億港元,同比上升37%;凈利潤為134.19億港元,同比上升45%。第三季度營收為77.75億港元,同比上升45%;凈利潤為49億港元,同比上升56%??档轮菐鞂<?、北京清律(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齊鵬帥認為,港交所業績增長主要受益于市場交易活躍度提升及新股上市的強勁表現,這背后是港交所持續優化上市規則、豐富產品體系戰略的成功。港交所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創歷史新高,反映出港股市場強大的韌性與活力。

??生豬產業又陷深度調整 產業大會呼吁控產能、強自律

三季度以來,生豬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度調整的陣痛期:生豬價格持續下行,上市豬企盈利水平普遍下滑,甚至陷入階段性虧損,行業面臨產能過剩與負債高企的雙重壓力。日前,在廣東新興舉行的2025年生豬產業發展大會上,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及頭部企業的代表認為,面對當前行業“內卷”加劇的嚴峻挑戰,亟須通過產能調控與行業自律,推動行業走出困局,實現高質量發展。

證券時報

??中期分紅隊伍壯大 多家行業龍頭首次出手

中期分紅的隊伍逐步擴大。近期,興業銀行在披露2025年三季度業績報告的同時,首次公布了中期分紅方案,分紅金額超百億元。此前,立訊精密、中國中免、中國中車等多家龍頭上市公司也公布了首次中期分紅計劃。中期分紅是上市公司向資本市場傳遞經營質量的重要信號。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表示,一批上市公司尤其是行業龍頭正在用真金白銀對全年經營情況進行注腳,也反映出對行業發展前景的積極預期。中期分紅不僅延續了分紅的持續性與穩定性,更構建起“年度分紅+中期分紅”的多元回報機制,將進一步吸引中長期穩定資金配置,形成“經營向好—分紅回報—估值修復”的正向循環。

??券商研判11月A股策略:風格切換概率加大 均衡配置為上策

進入11月以來,A股市場呈現出顯著的風格切換跡象。一方面,銀行、公用事業等傳統價值板塊表現亮眼;另一方面,此前走勢強勁的有色、新能源、創新藥等熱門板塊,近期波動幅度明顯加大。對此,多家券商在研報中提示,市場存在風格再平衡的可能性。他們認為,在牛市環境且市場估值處于高位的背景下,年底通常容易發生風格切換,并建議11月采取均衡配置策略,重點布局科技、周期以及部分核心資產行業。

??透過車企三季報看賬期變化:付款時間有所縮短 實操環節堵點待解

如今,A股市場2025年度三季報已基本披露完畢。經歷了一個季度的調整后,各大汽車企業在賬期問題上的解決進展如何,成為市場普遍關心的話題。記者梳理發現,整體上,主要A股上市車企均已有所行動,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在第三季度均出現了減少;與此同時,大部分汽車零配件與設備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也有所改善。不過,若干實操環節仍存在堵點。業內人士認為,供應鏈應合力應對挑戰,明年可能會看到進一步的改善。

證券日報

??年內A股公司披露中期分紅金額已超去年

數據統計,截至11月5日,年內1035家公司宣布中期分紅(含季報、半年報分紅、特殊分紅),分紅金額合計7356.86億元,已經超過去年中期分紅金額。其中,316家公司是首次中期分紅。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紅不僅僅是回報股東,更是彰顯信心與實力的“信號”。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韓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多次分紅,投資者能獲得定期現金回報,減少對股價波動的依賴,提振投資者信心;上市公司也可以吸引長期資金,優化股權結構,同時倒逼公司規范現金流管理,聚焦主業提升盈利質量。對資本市場而言,可引導資金從題材炒作流向優質價值標的,減少市場短期波動,還能吸引長期資金入市,促進市場生態向成熟化、穩健化轉型。

??“史上最長”春節假期激發A股旅游行情

11月5日,A股旅游概念板塊表現活躍。截至當日收盤,凱撒旅業、吉視傳媒、海峽股份、盈新發展、東百集團、棕櫚股份等公司股價紛紛漲停。消息面上,11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2026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記者注意到,2026年春節假期較2025年多出一天,達到9天,成為史上最長春節假期。這一變化迅速點燃了旅游市場“熱效應”,各大平臺票務搜索量和春節出行熱度顯著攀升。

??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自營業務凈收入總額同比增超43%

今年以來,券商自營業務實現良好收益,前三季度,42家A股上市券商(未包含國盛證券)實現自營業務凈收入1868.57億元,同比增長43.83%。多位券商分析師表示,今年以來,經紀及自營業務的增長驅動券商業績修復,泛自營業務能力將成為券商業績分化的關鍵影響因素。

?

編輯:王媛媛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