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機構分析:11月17日
?澳新銀行:泰國經濟受政治動蕩與外部風險雙重壓制,結構性瓶頸難解
?麥肯錫:近75%時尚業高管計劃2026年提價以對沖成本壓力
?瑞銀:美國民眾“負擔能力危機”具高度政治敏感性,CPI改善難平息民怨
?美國銀行:市場風險偏好將延續至2026年5月15日新聯儲主席任命前
【機構分析】
?澳新銀行表示,泰國經濟正面臨政治不確定性和外部環境惡化的雙重沖擊。盡管政府短期刺激措施提供一定支撐,但高企的家庭債務、疲弱的政府支出與服務出口拖累三季度增長表現。頻繁政權更迭削弱政策連貫性,而美國加征關稅、貿易談判停滯及泰柬邊境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外貿壓力。澳新銀行維持2025年1.9%、2026年1.7%的GDP增長預測,并指出若缺乏結構性改革,泰國經濟恐長期低于潛在增速運行。
?麥肯錫報告指出,受關稅及成本上漲壓力影響,近75%的時尚行業高管預計將在2026年提價,較一年前(約50%)顯著上升。報告強調,提價主要用于對沖外部成本壓力,在宏觀經濟波動加劇背景下,消費者轉向性價比導向行為。
?ANZ經濟學家指出,泰國經濟受政治持續動蕩與外部環境惡化雙重拖累,盡管短期財政刺激提供緩沖,但增長動能仍受限。三季度GDP不及預期,主因政府支出疲軟和服務出口下滑;高企的家庭債務構成關鍵結構性瓶頸。頻繁政府更迭削弱政策連貫性,疊加美國加征關稅、貿易談判停滯及泰柬邊境緊張升級,外部風險加劇。ANZ維持泰國2025年1.9%、2026年1.7%的經濟增長預測,警示若無結構性改革,經濟將長期低于潛在增速運行。
?瑞銀全球新興市場股票首席策略師指出,當前仍處AI投資周期早期階段,科技板塊基本面健康,企業以自有現金流支撐AI投入、杠桿率低、估值合理。預計AI相關股票2026年每股收益增速仍將超20%,并在2027年逐步回歸常態。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警示美國信貸市場風險正在積聚。他特別提及次級汽車貸款機構Tricolour和汽車零部件商First Brands破產事件,暗示系統性壓力可能正在蔓延。
?羅森博格研究公司在報告中指出,美國信貸壓力已在家庭與企業部門同步顯現。2024年Q3新增30天以上逾期貸款余額同比上升5.3%,創2014年以來新高,其中學生貸款(14.4%)、信用卡(8.8%)早期違約率尤為突出。90天以上嚴重拖欠貸款占比達3%,為十多年最高;信用卡嚴重拖欠率達12.4%,汽車貸款達5.0%。商業銀行商業貸款逾期率升至1.2%,不良企業貸款余額僅10月單月就增加700億美元,反映高利率、需求疲軟與不確定性正擠壓企業償債能力。
?美國銀行策略師表示,在2026年5月15日新任美聯儲主席任命前,市場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多重“看跌期權”支撐——包括“美聯儲看跌期權”、“特朗普看跌期權”及Z世代流動性偏好將繼續推動資金做多股票。資產配置者普遍押注政策寬松預期,忽略短期信用風險。華爾街享受低利率紅利,而美國政府面臨高企融資成本——政府債4%、房貸超6%、信用卡APR高達20%。這種“K型”分化正侵蝕消費基礎,并可能抑制中小盤股和周期板塊反彈。
?高盛11月15日報告指出,市場對日本政府可能推出超預期財政刺激(規?;蜻_14萬億日元)的擔憂升溫,正推動“財政風險溢價”回歸。投資者擔心首相高市早苗政府或將放棄財政紀律目標,包括年度預算平衡及長期債務可持續性承諾。
?瑞銀經濟學家強調,美國公眾將生活成本壓力歸咎于政府政策,而“負擔能力”問題比單純通脹更具政治敏感性,且可能長期持續,即便CPI數據改善也難平息民怨。
?摩根士丹利表示,受歐元區經濟增長放緩、通脹持續低于目標及財政刺激有限等因素驅動,歐洲央行將在2026年上半年將存款利率從當前2.00%下調50個基點至1.50%,并維持該水平至少至年中。盡管養老基金久期縮短正推動收益率曲線陡峭化,該行認為歐央行仍將堅持“適度寬松”立場。在此背景下,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預計在2026年底回落至2.45%左右。
?
編輯:馬萌偉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