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債市 > 正文

專家:中國成為全球能源轉型領域重要引領者

新華財經|2025年07月05日
閱讀量:

低碳綠色產業已成為中國以及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成為全球能源轉型領域的重要引領者。

新華財經北京7月5日電(王菁)中新社國是直通車4日舉辦“能源中國——全面加速綠色能源轉型 推動協同發展”活動。多位與會專家表示,低碳綠色產業已成為中國以及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成為全球能源轉型領域的重要引領者。

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表示,綠色低碳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動能。當前,圍繞著綠色低碳的能源科技產業革命已經到來,中國正站在歷史的風口。

鄒驥指出,中國新能源科技產業革命爆發具有五個基本條件:一是規模經濟;二是完整的制造業體系和產業鏈生態;三是完善的基礎設施,電力、交通運輸、熱力系統、通訊、移動互聯網;四是工程人才培養與儲備;五是總體適當的產業政策體系。

鄒驥強調,要深化改革,堅定走向能源轉型。促進向新型電力系統的轉變,加快部署綠色低碳技術、特別是高比例非化石能源發電技術。一方面發揮市場機制配置現有資源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體現對新質生產力的鼓勵。

能源基金會戰略規劃主任傅莎表示,自“雙碳”目標提出五年來,中國已構建起完善的“1+N”氣候政策體系,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堅實保障。碳中和產業投資空間廣闊。

傅莎說,為實現碳中和目標,2025年至2060年間,中國所需投資規模預計將達到19.5萬億至36.2萬億美元。從行業分布看,電力部門因涵蓋全部可再生能源建設投資,規模居首。終端部門則聚焦節能技術等增量投資,各領域均展現巨大潛力。

盡管前景廣闊,實現投資促進碳中和的任務仍面臨諸多挑戰。傅莎建議通過政策激勵、商業模式創新及多元化融資解決,如利用容量電價支持儲能,發揮買家效應推動綠氫項目,同時優化融資結構,強化財政對早期項目的支持。

“在實現‘雙碳’目標進程中,清潔能源投資在中國未來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敝袊嗣翊髮W生態環境學院副院長王克預計,“十四五”規劃結束前,中國清潔能源投資將在2025年進一步增長。

王克表示,在“雙碳”目標引導下,中國經濟投資計劃與財政激勵政策成效顯著?!笆奈濉睍r期,中國新基建單位投資的GDP乘數略低于傳統基建,但新基建投資更加低碳,單位能耗強度下降10.15%、碳強度下降10.94%,能兼顧短期經濟刺激與長期節能減排的雙重需求。同時,這兩年,“兩新”政策經濟效益也在持續釋放,拉動消費和GDP增長。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副秘書長周原冰表示,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清潔化、低碳化、電氣化、網絡化、數智化已成為能源轉型的顯著趨勢和共識。在這過程中,電網作為連接供需配置資源的樞紐平臺,日益成為能源發展轉型的關鍵核心。

在周原冰看來,未來,統籌電力綠色低碳轉型和安全保供,是整個電力行業或能源行業重點難點,也是整個電網創新發展的核心目標?!笆逦濉睍r期是電網大投入、大創新的階段,也是一些重大技術和重要政策的突破期。電網將為“雙碳”目標的實現、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管理部負責人黃力哲結合實踐指出,分布式的光伏建設發展帶來了“一增、一減、一拉動”。

“一增”就是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一減”就是利用閑置的屋頂資源,減少了光伏對土地資源、要素資源的制約;“一拉動”指從光伏上下游的拉動情況和施工運維數字化管理的角度提供了大量就業,為農民留在鄉村、建設美麗鄉村提供了保障。

對未來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加快綠色低碳發展,黃力哲指出三個方向:一是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光熱發電、壓縮空氣儲能、綠電制氫氨醇等新業態的發展;二是統籌就地和外送通道建設,大力推進基地型項目建設;三是推進“兩海戰略”,獲得海外和海上開發項目的機會。

?

編輯:王柘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