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日報(9月2日):集運歐線盤中漲近9% 碳酸鋰持續回落
國內商品期貨市場9月2日漲跌互現,截至下午收盤,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436.21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0.49%;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983.90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0.49%。
新華財經北京9月2日電(郭洲洋、吳鄭思)國內商品期貨市場9月2日漲跌互現,其中多晶硅、集運歐線主力合約漲超3%;LU、滬銀主力合約漲超2%;燃料油、SC原油、液化氣、滬金、瀝青、工業硅、棕櫚油主力合約漲超1%。下跌品種中,碳酸鋰主力合約跌超4%;乙二醇主力合約跌超2%;苯乙烯、玻璃、純苯主力合約跌超1%。
截至2日下午收盤,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436.21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7.06點,漲幅0.49%;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983.90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9.75點,漲幅0.49%。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地緣擔憂再起集運歐線盤中漲近9% 油價回升驅動油氣品種走高
紅海局勢近兩日急轉突變,在日前以色列國防軍對也門首都薩那的空襲炸死12名胡塞武裝多名行政機構負責人及高級官員之后,胡塞武裝向紅海上的以色列油輪發射了導彈。紅海局勢迅速激化,以方稱未來將致力于打死所有胡塞武裝的高級官員,胡塞武裝則說要升級對以色列的打擊和對紅海航道的封鎖。受此消息影響,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在前一交易日企穩之后,2日開盤后不久大幅拉升,日內漲幅一度逼近9%。不過,在分析機構看來,地緣事件驅動的集運歐線漲勢或難持續,特別是在航運淡季現貨集運報價跌勢不止且短期市場供需過剩格局明顯的基本面背景之下。此外,集運供應鏈目前對紅海局勢也有所脫敏。上述因素反映在盤面上,則表現為集運歐線近月主力日內剩余交易時段逐步回落,終盤漲幅收窄至3.62%。但遠月合約反應依然劇烈,2512、2602等航運旺季合約終盤漲幅仍在7%上下。
國際油價繼續回升的背景下,國內相關油品和油氣品種近日也連續走升。截至2日收盤,主要油氣品種中,低硫燃料油(LU)漲超2.5%,燃料油、SC原油和液化石油氣也均漲超1%。分析來看,在歐佩克+連續幾個月增長之后,市場對于9月會議上該組織暫停增產的預期升溫,推動油價低位回升。同時,紅海局勢突然激化,中東地緣擾動未散,委內瑞拉與美國的對峙仍在延續,全球主要產油國周邊局勢不確定性高企,為油價帶來額外動力。成本端帶來提振的同時,燃料油基本面也表現偏多。國內低硫燃料油產量處于較低水平,美對俄制裁加碼的擔憂以及烏克蘭無人機對俄能源設施的襲擾等,令燃料油自身也具備一定的利多驅動。不過,短期內,原油的波動或仍是油氣品種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
其他品種方面,貴金屬繼續高歌猛進,國際現貨黃金2日盤中刷新歷史新高至3500美元上方,驅動國內金價盤中一度漲近1.8%,滬銀則再度刷新歷史新高至9900元/千克上方,終盤漲超2%。
供應增加碳酸鋰繼續回落 乙二醇跌超2%
雖然供應端擾動令碳酸鋰此前大幅沖高,但隨著消息面擾動的減弱以及實際供應仍在增加的壓力,碳酸鋰持續回落,主力合約9月2日以4.30%的跌幅領跌國內商品市場;現貨方面,9月2日電池級碳酸鋰指數價格77386元/噸,環比上一工作日下跌870元/噸。據上海有色網(??SMM??)數據顯示,2025年8月國內碳酸鋰月度總產量再創新高,突破8.5萬噸大關,環比增長5%,同比大幅增長39%。國內鋰輝石提鋰產量維持高位,抵消了鋰云母產量縮減帶來的供應收縮預期,市場利多情緒減弱,展望后市,目前供應端擾動尚未解除,因此光大期貨預計,市場或將對采礦證問題的預期重新定價,但鑒于供應端潛在擾動因素仍在,鋰礦價格相對堅挺,疊加需求景氣,下方空間或為有限,價格或表現寬幅震蕩運行。從時間節點來看,需要關注9月30日,涉及的江西鋰礦項目需要在此日期前完成報告編制并報送,屆時對于其他項目采礦證問題或將有定論。
由于成本端支撐減弱,同時國內負荷繼續提升,港口庫存隨著到港增加存回升預期,乙二醇近日持續走低,9月2日主力合約盤中大幅回落,收跌2.23%。銀河期貨表示,9月國內油化工繼8月中下旬浙石化、盛虹煉化裝置逐漸恢復后乙二醇開工預期提升,合成制乙二醇裝置中陜煤渭化、神華榆林、內蒙古建元、新疆天業自8月下旬到9月上旬將先后有降負停車計劃,不過在山西沃能、新疆天盈檢修裝置重啟以及中化學、山西美錦負荷提升下損失有限,9月乙二醇整體開工率仍將高位提升。進口方面,9月中下旬隨著遠洋貨源集中到港,乙二醇顯性庫存預計回升,四季度在外盤檢修裝置重啟下乙二醇進口量有上升預期,關注后期聚酯負荷的變動,乙二醇供需將維持緊平衡格局,價格預計仍呈震蕩走勢。
編輯:張瑤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