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華財經調查】東材科技:算力升級帶動需求放量 產銷規模與毛利率雙升

新華財經|2025年10月20日
閱讀量:

“BMI業務今年出貨量將有望達到1000噸左右;碳氫樹脂今年出貨量將有望達到500噸左右;活性脂樹脂則占據了國內95%以上市場份額,今年大概率可實現千噸級的銷售?!睎|材科技副總經理周友說。

暫無

新華財經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翟卓)作為印制電路板(PCB)上游核心材料,高速樹脂正迎來廣闊增量及進口替代市場。

今年上半年,東材科技高速樹脂業務營收同比大幅增長約123%至近2.5億元,雖占電子材料業務營收尚不到四成,但已帶動整體電子材料業務的毛利率同比提高約8個百分點至19.96%。

以針對高階算力需求研發的高端M9級碳氫樹脂為例,其介質損耗(Df)可降至約萬分之五,目前該產品已通過嚴格檢測并實現批量供貨。公司的客戶也是英偉達M9級覆銅板主力供應商,后續相關產品將應用于預計明年量產的Rubin架構。

東材科技董事長唐安斌表示,未來幾年還將持續努力,向全球行業領先地位發起沖擊。

電子材料成增長引擎

東材科技副總經理周友估算,2025年全球服務器用高速樹脂市場空間約20億元,到2026年則有望快速提升至50億-80億元,行業需求提速明顯。

而早在2017年,東材科技便著手布局高速電子樹脂材料,開始自主研發雙馬來酰亞胺樹脂(BMI)、活性酯樹脂、碳氫樹脂、聚苯醚樹脂等產品。

目前,上述產品已應用于X86服務器、低軌衛星及AI用高速通信基板等領域,并通過國內外一線覆銅板廠商,供應至英偉達、華為、蘋果等主流服務器體系。

“隨著‘卡脖子’技術被不斷突破,公司新產品陸續獲得相關行業龍頭認可,進入高價值產業鏈體系并顯著放量?!敝苡颜f。

“舉例來看,2019年我們BMI業務的年出貨量僅有約30噸,今年出貨量將有望達到1000噸左右;2019年碳氫樹脂也剛起步,今年出貨量將有望達到500噸左右;活性脂樹脂則占據了國內95%以上市場份額,今年大概率可實現千噸級的銷售?!敝苡颜f。

針對更高端的M10級碳氫樹脂,東材科技也已完成階段研發,Df進一步降至約萬分之三點五,樣品已送至終端客戶測試,研發進展符合預期目標。

據周友預計,待市場成熟后M9級碳氫樹脂有望達到每年千噸級的需求,在渡過前期開發階段后,M10級產品也將迎來較大想象空間。

為更好把握市場需求,公司產能也將逐步釋放,公司子公司眉山東材投建的“年產20000噸高速通信基板用電子材料項目”預計將于明年6月底前完成試車,其中就包括3500噸碳氫樹脂產能,主要生產M9級及M10級碳氫樹脂材料。

在高附加值產品大幅增長的帶動下,東材科技整體盈利能力將明顯提升。

2022年-2024年間,公司的電子材料業務已分別實現營收7.8億元、8.2億元、10.7億元。東吳證券研究所聯席所長張良衛預計,未來電子材料有望成為東材科技主要業績增長點。

光電與新能源業務持續改善

其實不只電子材料,從2011年以絕緣材料作為唯一主營業務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到今年上半年,東材科技已實現電工絕緣材料、新能源材料、光學膜材料、電子材料等多元發展局面,四者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約9.1%、27.3%、26.2%、28.3%。

長期以來,我國光學級聚酯基膜產能結構分化嚴重,常規品種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激烈,中高端系列則依賴日韓(東麗、三菱、SKC、科?。┑群M猱a品進口。

面對全球外貿變局,光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積極尋找優質的國產配套供應商,為光學基膜制造企業帶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東材科技也已為此做了大量準備。

近幾年,公司不僅投建了偏光片、MLCC用光學級聚酯基膜項目等多條產線,來完善光學膜板塊產業化布局;還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布局汽車裝飾、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應用領域,相關差異化產品持續上量。

目前,光學級聚酯基膜已成為公司的主要產品,其市場需求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電子產品的出貨量密切相關,為光電產業鏈前端的重要戰略性材料。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東材科技已成為國內技術、市場份額和產能規模領先的頭部光學基膜廠商之一,今年上半年的光學膜材料收入也同比增長25.1%至6.4億元。

為了抓住新能源轉型發展機遇,公司還以電工絕緣材料的技術儲備和制造經驗為基礎,快速切入新能源發展賽道,產品廣泛應用于可再生能源發電、特高壓輸電、新能源汽車等相關領域。

如在輸電端和用電端,東材科技自主研發的電工聚丙烯薄膜、超薄型電子聚丙烯薄膜、新能源驅動電機用復合材料等產品,受益于特高壓電網投資加速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實現產銷兩旺。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聚丙烯薄膜已實現銷售收入2.04億元,同比增長20.76%。

在發電端,公司生產的單玻光伏組件相關配套產品,雖因近年來產業鏈階段性供需矛盾突出及價格壓力加大受到較大沖擊。

“在同質化競爭加劇、貿易壁壘加重、技術淘汰升級等大背景下,我們積極拓展海外出口渠道,持續加強成本控制,全面推行‘基地化’自主運營模式,以凈利潤為導向,靈活調整生產及采購策略,目前減虧措施已初顯成效?!碧瓢脖笳f。

從1966年以絕緣材料起家,到首次轉型布局光學基膜賽道,從抓住風口進軍新能源材料,到先進電子材料新晉“當家花旦”,東材科技如何持續跨越賽道實現突破?

“關鍵就在于前瞻性的戰略布局與強大的研發投入?!碧瓢脖蟊硎?,近年來國內顯示與電子等產業發展迅速,但上游關鍵材料的發展落后于產業發展速度,企業正是瞄準“卡脖子”技術持續攻關,在填補國內市場空白的同時也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

編輯:羅浩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