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流動性觀察 | 央行維穩資金的態度未變 稅期期間隔夜資金成本或控制在1.55%以內
從買斷式逆回購的大量資金投放來看,央行維穩資金的態度并未改變,考慮月內DR001均值已升至1.37%,已在三季度以來的中樞水平,央行在下半月稅期及跨月因素擾動下可能也會加大對資金的維穩力度,預計本周資金價格大幅走高的概率相對有限。
新華財經北京11月17日電(劉潤榕)人民銀行17日開展28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和8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鑒于當日有1199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合計實現凈投放9631億元。
上周(11月10日-14日)央行公開市場7天逆回購實現凈投放6262億元。央行逆回購持續凈投放,但月初大額凈回籠帶來的資金收斂上半周仍在延續,DR001一度升至1.51%,但周三后資金面逐步轉松,DR001重新回到略高于1.3%的水平;周五隨著稅期漸近再度小幅走高,但盤后央行宣布17日將開展8000億元6M買斷式回購操作,連續第6個月超額續作,資金面壓力邊際緩和,資金利率逐步回落,R001、R007分別收于1.43%、1.49%。
業內人士認為,資金利率中樞有所回升,這一方面是由于月初大額凈回籠的影響滯后顯現,另一方面也受到了雙十一大量資金轉入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的擾動,銀行間市場資金供給量降低。
“基本面壓力逐步顯現下央行延續呵護才是常態,伴隨稅期以及雙11等影響因素消失,資金價格仍舊會回歸低位穩定。伴隨貨幣寬松預期逐漸發酵,存單利率可能向下突破震蕩區間,建議在當前點位上延續平配即可。”財通證券分析稱。
本周(11月17日-21日)7天逆回購到期規模由4958億元上升至11220億元;周一央行將開展8000億元6M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全月買斷式逆回購凈投放5000億元,較上月上升1000億元,為連續第6個月超額續作;政府債凈繳款規模將下降至3629億元,周一單日凈繳款規模達到1963億元;11月17日為繳稅截止日和中旬繳準日,稅期因素隨后幾日可能也會對資金帶來一定擾動??傮w來看,資金面將面臨多重擾動因素,但從買斷式逆回購的大量資金投放來看,央行維穩資金的態度并未改變,考慮月內DR001均值已升至1.37%,已在三季度以來的中樞水平,央行在下半月稅期及跨月因素擾動下可能也會加大對資金的維穩力度,預計本周資金價格大幅走高的概率相對有限。
在華西證券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肖金川看來,本周資金面主要面臨兩大擾動,一是17-19日的稅期,不過11月作為傳統小稅期,繳稅壓力不大。二是政府債繳款規模為3629億元,依然不低,仍高于2800億元的年內平均水平。且繳款壓力主要集中在稅期首日(17日),單日凈繳款規模達1936億元??紤]到央行近期明確的呵護態度,預計其將在稅期主動對沖,到期壓力整體可控。11月稅期資金波動超季節性的概率不大,預計稅期期間隔夜資金成本或控制在1.55%以內。
消息面上,人民銀行近日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引導銀行穩固信貸支持力度,保持金融總量合理增長,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和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進一步完善利率調控框架,強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導,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傳導機制,發揮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作用,加強利率政策執行和監督,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三季度新增“綜合運用多種工具,保持社會融資條件相對寬松”。二季度對應表述為“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在當前社會融資規模的主要支撐來自政府債券發行的背景下,此表述實際上從側面凸顯了貨幣政策正著力加強與財政政策的協同配合。
華創證券分析稱,本次貨政報告釋放出對于穩增長較強的信號,強化“內需主導”的穩增長訴求。政策基調從“落實落細”適度寬松調整為“實施好”,不再僅強調存量政策效能釋放,或不排除明年貨幣政策前置發力的可能;資金方面雖刪除“防空轉”表述,強化利率傳導、建立規律化的中長期資金投放模式,大幅寬松的空間或也有限;實體融資方面,引導市場理性看待受債務置換等因素擾動下的信貸增速。
華西證券指出,央行重啟國債買賣或對銀行負債端形成利好,且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再次強調“穩增長”訴求,預計后續央行貨幣政策態度仍將保持呵護,中長期資金投放力度與節奏有望延續,或也有助于部分緩解存單供給壓力。
?
編輯:尹楊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