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經分析】巴西穩固對華大豆出口主導地位 結構重塑與風險分散成核心議題

新華財經|2025年07月27日
閱讀量:

隨著全球大豆需求不斷增長,中美貿易格局演變持續牽動市場,巴西正處于“全球供應樞紐”向“穩定戰略出口國”轉型的關鍵窗口期,如何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效率、深化多邊合作、強化出口產品附加值,將決定其在未來全球糧食市場中的角色和話語權。

暫無

新華財經圣保羅7月27日電(記者 楊家和)巴西對中國大豆出口持續高位運行的趨勢背后,是巴西農業穩產擴量與全球市場格局重塑的交匯,也反映出巴西在國際農產品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日益上升。

“國際貿易局勢的變化為巴西出口提供了空間,但這種局面并非能長期維系?!卑臀鬓r業咨詢機構AgRural首席分析師安德烈·佩索阿(André Pessoa)指出,巴西未來的出口策略將決定其在全球供應格局中的可持續地位。

巴西收獲中國“結構性需求紅利”

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今年6月巴西對華大豆出口為1062萬噸,占中國當月大豆進口總量的86.6%。這一數據不僅高于去年同期的973萬噸,同比增長9.2%,也接近2021年6月所創下的單月歷史紀錄。

同期,美國對華大豆出口為158萬噸,占中國當月大豆進口總量12.9%,雖然也同比增加20.6%,但仍遠低于巴西。

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巴西對華大豆出口3186萬噸,美國對華大豆出口1615萬噸,兩國對華大豆出口合計占據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98%以上。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征關稅引發貿易摩擦,業內普遍預計巴西將收獲中國“結構性需求紅利”。

巴西農業咨詢公司薩夫拉斯-梅爾卡多公司(Safras & Mercado)11日發布的展望報告指出,由于北美港口發運放緩,美國國內對環保燃料的大豆壓榨需求上升,中國進口商在價格與交貨保障方面更傾向于采購巴西大豆。

該機構農業分析師路易斯·費爾南多·阿羅約(Luiz Fernando Arroyo)認為,巴西當前的出口優勢并非完全建立在“機會主義基礎”上,而是“結構性供給能力增強”的結果。

收割窗口與匯率走軟提振巴西大豆競爭力

據巴西國家供應公司(CONAB)統計數據,2024/25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計將達到1.475億噸,相較上一作物年度產量減少4%,但得益于氣候改善與部分地區復種措施,產量仍保持歷史次高水平。

本收割季,巴西馬托格羅索州與馬托格羅索南部產區提早收割,港口發運集中于4至6月間;疊加此前中國港口因檢疫造成的延遲清關現象,這種“跨月效應”使部分本應分散在4、5月的到貨被順延至6月,推升了6月巴西對華大豆出口數據。

此外,雷亞爾兌美元匯率的持續貶值也提升了巴西大豆的國際價格競爭力。7月中旬,美元兌雷亞爾匯率一度升至5.58,為近兩個月新高,促使巴西出口商加快發運和報關節奏。

咨詢公司AgRural本月中旬預測,2025年7月巴西大豆出口量將達870萬噸,遠高于去年同期的736萬噸。

但是,業界也不乏擔憂的聲音。巴西國家谷物出口商協會(Anec)數據顯示,盡管國際訂單活躍,但受雷亞爾兌人民幣匯率走強及港口運費高企影響,巴西大豆FOB價格的對華吸引力在一定程度遭到了削弱。

結構重塑與風險分散成核心議題

盡管6月大豆出口數據增長顯著,但上半年巴西對華大豆出口總量同比下降,考慮到全球庫存充足與需求預期波動,巴西專家提醒第三季度后出口節奏或趨于放緩,大豆貿易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正在上升。

圣保羅咨詢機構Safras & Mercado分析師路易斯·費爾南多表示,今年前六個月巴西累計對華出口大豆3186萬噸,同比下降7.5%;相反,美國同期對華出口則增長33%,達1615萬噸。

彭博社7月初援引分析稱,巴西面臨中長期大豆價格波動、貿易政策調整與氣候極端化等風險,出口市場進一步多元化迫在眉睫。

據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ApexBrasil)統計,2025年前五個月,巴西對歐盟和東南亞的大豆出口呈現小幅回升趨勢。其中對荷蘭出口同比增長11%,對越南增長6%。

“對我們來說,不能只看一個月的數據,而是要看結構趨勢?!笔ケA_農經研究院(IEA)研究員卡洛斯·梅洛表示,“穩定中國市場、推進與東亞國家的長期農貿協定,是下一階段的核心任務?!卑臀鞒隹谕顿Y促進局農業貿易分析員卡洛斯·卡瓦略(Carlos Carvalho)表示,當前正推動與東盟國家達成更明確的植物檢疫標準協調,以減少非關稅壁壘。

在外交層面,巴西政府也在努力深化對華農產品合作。2025年5月,中巴雙方在北京舉行的第七次中巴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會議上,農業與糧食安全議題被正式列入雙邊合作議程。據新華社報道,中方重申“穩定農產品進口來源多元化”的方針,巴方則提出加強產地溯源機制與綠色認證合作。

隨著全球大豆需求不斷增長,中美貿易格局演變持續牽動市場,巴西正處于“全球供應樞紐”向“穩定戰略出口國”轉型的關鍵窗口期,如何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效率、深化多邊合作、強化出口產品附加值,將決定其在未來全球糧食市場中的角色和話語權。

正如巴西農業研究公司(Embrapa)糧食政策研究員瑪麗亞·埃萊娜(Maria Helena)所言:“巴西已是全球農業巨人,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在復雜國際格局中擁有議價能力,而不僅僅是供應能力?!?/p>

編輯:郭洲洋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